《幽門桿菌:介紹與治療》
幽門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少數可存活於胃部的細菌,廣泛存在於全球,與多種胃腸道疾病有關,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和淋巴組織相關的胃腺瘤(MALT淋巴瘤),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高達90%的胃癌可歸因於幽門桿菌。 H. pylori 感染不僅可引起症狀,還可導致胃微生物群失調,進而影響胃的健康。
1990 年代,臺灣成年人的幽門桿菌患病率約為55%,隨著經濟狀況與公衛環境的改善,目前臺灣20 歲以上成年人的幽門桿菌患病率為30%,孩童與青少年的患病率則約為10%。
目前的診斷方法包括:
(1)非侵入性:碳-13尿素呼氣試驗、糞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檢查、血清抗體測試。
(2)侵入性:內視鏡活檢化驗、快速尿素測試、胃液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治療
目前在台灣採取三合一療法(一種氫離子泵抑製劑PPI 加上兩種抗生素),治療期間約7 ~ 14 天,可達90 % 以上的療效。
在治療完成4 週後,以呼氣試驗來確定幽門桿菌是否存在;倘若第一線治療失敗,可使用其他種類之抗生素進行第二線治療,成功率約有八成;然而,若再次除菌失敗,最好使用內視鏡取樣進行細菌培養,以確定哪些抗生素有效,再給予適合的處方。
成功除菌後仍需特別注意,在臺灣每年仍有1 % 復發或再感染之機率,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再感染。
台灣位於胃癌高風險區域,因此屬於高風險族群的民眾民眾應定期做幽門桿菌篩查,常見的碳-13尿素呼氣試驗準確率就非常高了,不需要另外使用胃鏡活檢,免除胃鏡檢查的痛苦與切片造成的出血等風險。
幽門桿菌的篩查及治療的效益非常高,根除一種菌就等於具有預防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效果,作為胃癌高危險群之常規篩查,可減少醫療花費並提高健康效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