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畏懼胃癌化學/免疫療法+定期檢查很重要】
胃癌是台灣第8大癌症死因,晚期確診常讓患者與家屬感到絕望,但是台灣的確診案例有3成都是第4期,5年生存率低於10%。
好消息是,醫療科技的進步讓晚期胃癌不再是絕症。
近年來,免疫合併化療的發展大幅提升存活率。高雄68歲的阿嬤,確診胃癌末期時腫瘤已轉移至頸部與肝臟,幾乎無法進食。但經過免疫合併化療後,她的頸部腫瘤消退,食慾恢復,生活品質顯著改善。這表示即使是晚期胃癌,也有機會透過新療法控制病情,重拾健康。
🔴免疫+化療,晚期胃癌的新曙光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消化系中心主任吳宜珍醫師表示,免疫療法能喚醒人體免疫系統,精準攻擊癌細胞,搭配化療更能有效縮小腫瘤。臨床數據顯示,超過5成的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免疫合併化療後,癌細胞顯著縮小,症狀改善,且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少,生活品質較好。
更令人振奮的是,這項療法已納入健保支付,讓更多患者能負擔精準治療。
🔴早期檢查早期發現別忽略這些警訊
雖然治療技術進步,但胃癌防治的最佳方式仍是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台灣每年約有4000人罹患胃癌,超過2000人因此失去生命。因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消化性潰瘍。所以,若出現以下警訊,務必提高警覺:
- 體重不明原因減輕
- 間歇性黑便
- 貧血或持續疲倦
- 食慾不振或吞嚥困難
醫師提醒,若胃部不適持續超過一個月,千萬別自行服用腸胃藥,應立即就醫檢查。尤其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家族史,或長期飲食不當(如愛吃醃漬、過鹹食物)的人,更需定期篩查。內視鏡檢查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診斷方式,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無法完全取代。
🔴害怕傳統內視鏡可以試試膠囊胃鏡許多人因害怕內窺鏡檢查的疼痛或麻醉的不便而卻步,膠囊型胃鏡是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案,檢查方式只需吞下一顆小型膠囊就能拍攝胃部影像,過程無痛、不需麻醉且安全,屏除了對於做胃鏡的所有負面印象。對於怕痛、擔心麻醉風險,或因麻醉需等待嫌麻煩的民眾,膠囊胃鏡是最理想的選擇,讓您輕鬆了解胃部健康狀況,也讓您沒有藉口再逃避做胃鏡。
📣胃癌並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就能大幅提高存活率。即使是晚期患者,現在有健康保險新療法;若是擔心傳統內窺鏡的不適及不便,可以諮詢醫師關於膠囊胃鏡的信息,讓困難的檢查變得簡單、更安心!
•參考資料: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6613.html
•官網: https://psmtek.com/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