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庫賈氏症(CJD)患者應使用一次性內視鏡》

庫賈氏症(CJD)為一種罕見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全球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0.5-1。此病是由一種具感染性的變性蛋白質(普利昂蛋白,prion)快速增加造成,致使神經元細胞壞死及減少,大腦皮質產生空洞狀退化,大腦組織呈現海綿狀樣態。

此病依發生病因分為三種:
1、散發型: 最常見的形式,原因不明。
2、遺傳型: 基因突變引起。
3、醫源型: 使用受污染的材料或器械進行手術引起。
4、新型:食用患有狂牛病的牛隻。

雖然美國及台灣的CDC均有針對CJD患者提出內視鏡的處理措施,但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部門的Salameh博士仍認為有缺陷。 Salameh博士及其團隊與其他專家合作,制定了一個針對疑似庫賈氏症患者使用的內視鏡處理和處置的建議。

Salameh醫師建議針對該類患者,無論低風險和高風險手術中都應使用一次性內視鏡,並且在手術後將其銷毀。若使用非拋棄式的內視鏡,應在患者接受prion蛋白檢測時被隔離在消毒容器中,如果患者檢測呈陽性,內鏡應被焚化銷毀;如果檢測呈陰性,內鏡應進行全面性的再處理措施。

而華盛頓大學的Klaus Mergener醫師則強調,接受內視鏡手術而感染庫賈氏症的病例很罕見,但仍應為此做好準備,因為軟性內視鏡無法承受大多數用於其他醫療設備上的消毒技術,所以存在一定機率的感染風險,因此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盡可能使用一次性內窺鏡。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