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息的胃癌危機,早篩檢是救命關鍵》 一位廣東 90 後女子,平日作息正常,無胃痛、無便秘,甚至無出血症狀,卻在檢查中確診胃癌晚期 ❗❗ 而她僅有「容易餓」和「後背脊痛」兩個看似毫無相關的症狀,因而忽略求醫。 ⚠️ 胃癌為何「晚發現」 ❓ 胃癌初期症狀常與胃炎、消化不良相似。以下是常見症狀: 1️ ⃣ 胃痛或上腹部持續脹痛 2️ ⃣ 進食時容易飽脹 3️ ⃣ 體重莫名減輕 4️ ⃣ 貧血、眩暈、喘氣 5️ ⃣ 腸胃道出血 6️ ⃣ 年輕人可能出現腹水、腹膜轉移 由於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到中晚期,治療難度大幅提升。台灣每年超過 2,000 人死於胃癌,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 1.6 倍,顯示胃癌的嚴重性。 ⚠️ 胃癌 8️ ⃣ 大高危因素 根據台灣胰臟科醫師林相宏指出,胃癌的危險因素包括: 1️ ⃣ 遺傳基因 2️ ⃣ 幽門螺桿菌感染 (與 8-9 成胃癌有關) 3️ ⃣ 胃癌家族史 4️ ⃣ 煙酒 5️ ⃣ 常吃紅肉、燒烤、高鹽飲食 6️ ⃣ 缺乏蔬果的飲食習慣 7️ ⃣ 肥胖 8️ ⃣ 暴露於金屬粉塵 ⚠️ 幽門螺桿菌:胃癌主因 臨床顯示, 8-9 成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長期感染可引發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產生 腺瘤性息肉 ,進而誘發腺癌。 「 腺瘤性息肉 」癌化率高達 50% ,應盡快切除,避免惡化成胃癌,而健檢最常見的「增生性息肉」,因為癌變風險極低,在臨床上通常不會切除。 胃癌權威林肇堂醫師強調:「早期發現胃癌,唯一方式就是胃鏡檢查。」建議 40 歲以上、高危族群定期做胃鏡及大腸鏡 ✔️ 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於 2024 年初確診胃癌,經治療後恢復良好。他呼籲:「健康不能靠運氣。」胃癌的危險在於無聲無息,唯有 ➡️ 主動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遠離疾病。 🔵 參考資料 1️ ⃣ https://www.etnet.com.hk/www/tc/health/164613 2️ ⃣ https://reurl.cc/ZNYL7V ...
搜尋此網誌
LAUNSCOPY Micro Endoscope System
拋棄式、無感膠囊內視鏡

.jpg)
.jpg)

.png)
